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中国火箭技术有多强?这项技术的出现,让美国认识到已经落后 正文

中国火箭技术有多强?这项技术的出现,让美国认识到已经落后

来源:重阳名轩网   作者:焦点   时间:2024-11-19 00:27:24

前段时间 ,中国我国公开了自己的火箭后登月计划 ,表示要在2030年正式实现中国的技术技术经落第一次载人登月,但是有多很多人都对这个计划产生了怀疑 ,因为目前中国,强项似乎并没有足够把载人设备送到月球上的出到已火箭。无人月球探测和载人登月所需要的现让载荷是不一样的 ,一般来说,美国中国的认识火箭有效载荷是27吨左右 ,足以把无人登月设备送到月球上,中国或者是火箭后把有人设备送到近地轨道上。但是技术技术经落美国进行阿波罗登月用的火箭,足足有47吨的有多有效载荷 ,如果是强项送到近地轨道  ,有效载荷更是出到已高达139吨 ,中国有这么强的火箭技术么?答案是有 ,中国的火箭技术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。只不过中国方面狠低调,很多火箭技术开发出来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官宣,而是给“藏”了起来 。比如我国准备登月用的长征九号火箭 ,这款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 、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 。早在2016年的时候,我国航天六院就已经完成了发动机的首次试车。并且在2019年的时候完成了绝大多数基本设计工作 。计划2030年的时候正式进行首飞 。巧合的是我国计划的载人登月活动,也将在2030年进行。这就意味着该火箭的主要任务,自然也就是由长征九号进行的  。但如果仅仅是追上了土星五号的水准 ,这还是不太符合中国在高科技领域“跨越式发展的国策 。所以说到这里 ,就不得不提提最近中国新一代固体燃料火箭了 。我国在去年的时候,开发出了一款全世界最大的整体式大推力固体燃料火箭 ,这款火箭的推力是500吨。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固体燃料火箭 ,到底有什么优势,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著西,马克·米利的评价:这项技术的发明,虽然说不会让美国陷入另一个斯普特尼克时刻 ,但是也差不多了,而且就战略战术的影响来说这个技术对美国的威胁更大 。所谓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,意思是美国认识到自己受到威胁和挑战 ,必须加倍努力,迎头赶上的时刻。它来自当时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"斯普特尼克1号”,当时苏联发射了这个卫星之后,整个美国都意识到了这样一件事 ,美国不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了,还有另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,可能压过 ,甚至是超过美国 。马克米利的话证明了两件事,一个是这个火箭,在技术层面已经追上,或者是超越了美国 ,另一个则是这个火箭对目前美国太空战略有着绝对的威胁。我们先说技术层面上 。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,是美国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助推器 ,推力为1400吨。但是美国人研发固体燃料火箭的时候用了一个比较取巧的方式 ,把美国火箭分成五节,每节都有自己的发动机,所以可以说美国的火箭其实是一个“火箭组”,单一火箭的推力可能还不到300吨,而中国的固体燃料火箭是一体成型,推力足足有500吨,如果采用美国人设计的分体式火箭结构,推力可以达到2500吨 。而美国目前正在研究的SLS助推剂 ,采用的还是分体式结构,总推力也才1600吨 。所以马克米利采说,这是中国航天在技术上第一次超过美国 。毕竟在这之前,不管是天宫空间站,还是空天飞机,这些技术,只能说是中国完成了补课,让中国有了和美国同等的航天实力。现在中国是真的在某一方面的技术上,对美国实现了超越。

接下来我们再说固体火箭在战略战术应用上面的优势。所谓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,其实是指推进剂的储存状态 。固体火箭的推进剂是氧化剂和燃料浇筑在一起的,凝固后安装在火箭内 。而液体火箭采用液态或者气态燃料 ,分别储存在贮箱之中 。固体火箭的核心优势就是由于燃料和火箭是一体的 ,所以发射周期非常短。不像是液体火箭 ,光是灌输燃料就得灌输一个星期   。在紧急情况下 ,一个固体火箭从发射准备,到正式发射,只需要半小时  。我国第一次使用发射的固体火箭是力箭一号 ,这个火箭直接带着六个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。 而力箭一号的各项指标,都是中国新型火箭的一半,如果用新型固体火箭,甚至能做到半小时发射十颗卫星。至于有什么用,各位脑洞大 ,可以自己想,我就不再细说了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这还意味着中国的固体火箭已经可以把飞行器送入预定轨道之中。固体火箭有一个缺点,就是难以调整飞行姿态 。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主流航天器都是用液体火箭作为主火箭的 ,固体火箭只能作为辅助推进用的火箭 ,给航天器提供脱离地球引力的速度,而中国直接用固体火箭布置卫星 ,颇有点用西瓜刀雕花的意思,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短期内难以实现复刻中国这项技术的原因  。从某种角度上说 ,这项技术,确实可以算得上是美国在现代遭遇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。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说自己的航天发展 ,走的是跨越式发展的路子 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探索